DB41T 1737-2018 县级社会福利中心服务管理规范
ID: |
A9D11D960F424583A748241C620FE825 |
文件大小(MB): |
0.28 |
页数: |
9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19-8-30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03.080,A16,DB41,河南省地方标准,DB 41/T 1737—2018,县级社会福利中心服务管理规范,2018 - 12 - 06发布,2019 - 03 - 06实施,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 1737—2018,I,目 次,前 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3 术语和定义 1,4 基本原则 .. 2,5 机构设置 .. 2,6 机构职责 .. 2,7 人员要求 .. 3,9.1 儿童福利院(儿童部) . 3,9.2 社会福利院(成人部) . 5,10 救助管理站(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6,11 养老院 . 6,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 1737—2018,II,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南省民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洛阳市民政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经宇、师戌平、王海健、金平平、赵月侠、李沛释、岳伟、田峰、黄鼎、,丁玉军、魏迪,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 1737—2018,1,县级社会福利中心服务管理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县级社会福利中心服务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机构设置、机构职责、文化建设、服务管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县级社会福利中心的服务和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8223-2011 救助管理站服务,GB/T28224-2011 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服务,MZ 008-2001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MZ/T 032-2012 养老机构安全管理,MZ 010-2013 儿童福利机构基本规范,MZ/T 056-2014 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指南,DB 41/T 802—2013 河南省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规范,《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0〕54),《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民政部令第19号),《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规程》(民发〔2014〕123号),《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档案管理办法》(民发〔2014〕228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县级社会福利中心建设的通知》(豫政办〔2014〕79号),《社会福利机构消防安全管理十项规定》(民函〔2015〕280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河南省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办法的通知》(豫政〔2016〕79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17〕47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县级社会福利中心,指由当地政府批准并筹资兴建、民政部门运营管理的为孤儿、弃婴等困境儿童、特困人员、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流浪未成年人、孤老优抚对象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兜底安置、养育(护)、康复教育、医疗和殡葬等服务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服务组织,3.2,兜底保障,政府对当地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给予政策保障,做到应救尽救、应养尽养。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 1737—2018,2,3.3,属地管理,按照户籍所在地或长期居住地进行的管理,3.4,“七心”,指县级福利中心应重点培育的组织文化:爱心、良心、责任心、耐心、细心、安心、放心,3.5,特困人员,指城乡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3.6,困境儿童,困境儿童包括因家庭贫困导致生活、就医、就学等困难的儿童,因自身残疾导致康复、照料、护理和社会融入等困难的儿童,以及因家庭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遭受虐待、遗弃、意外伤害、不法侵害等导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侵害的儿童,4 基本原则,4.1 兜底保障,主要为孤儿、弃婴等困境儿童、特困人员、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流浪未成年人、孤老优抚对象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安置、养育(护)、康复、教育、医疗和殡葬等保障性服务,做到应救尽救、应养尽养,4.2 属地管理,按照属地化原则,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各类服务对象的集中安置工作,并提供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福利制度,4.3 社会参与,鼓励、引导、支持社会力量通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慈善捐赠以及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服务和帮扶,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特殊困难群体福利保障救助供养工作的良好氛围,5 机构设置,县级社会福利中心统一名称为:X X X县(市、区)社会福利中心。内设儿童福利院(儿童部)、社会福利院(成人部)、救助管理站、养老院等多个业务功能区。儿童福利院加挂儿童福利指导中心牌子;救助管理站加挂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中心牌子,6 机构职责,主要职责,包括为孤儿、弃婴等困境儿童、特困人员、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流浪未成年人、孤老优抚对象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专业的分类救助和福利服务,并受民政部门委托,对辖区内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工作提供指导、培训、走访、监督检查等服务。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 1737—2018,3,7 人员要求,7.1 从满足服务对象需求出发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技能人员,7.2 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持相关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上岗,其他专业人员应当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并持证上岗,7.3 宜配备社会工作者,明确社工在机构工作的职责,建立完善的社工管理与服务流程,7.4 福利机构工作人员着装应当……
……